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转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桂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通报的通知

时间:2024-06-26 16:45: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8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转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桂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通报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转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桂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通报的通知
卫基妇发[2003]3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按照国办转发的卫生部等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试点过程中,个别地区出现了一些违反中央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和试点指导原则的做法。有的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试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盲目定指标,赶进度,虚报工作成绩;一些地区不注意深入细致地宣传发动群众,违反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用贷款、包干、摊派、垫付等简单手段代替农民选择,强迫农民参加,并虚报参加人数和筹资金额,套取上级财政的补助资金。这些做法虽发生在少数地区,但应该引起各地的重视。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桂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报》,对桂阳县人民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的错误做法进行了通报批评。这个通报是及时和正确的,现转发各地,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力度,严格防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出现任何违背农民意愿的做法,更不能采取不正当手段,套取上级财政的补助资金。一旦发现此类问题,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附件:附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桂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报

二○○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附件: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桂阳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报
2003年10月30日

郴州市、长沙市、岳阳市、娄底市、湘西自治州、桂阳县、长沙县、华容县、涟源市、花垣县人民政府:
10月中旬,省卫生厅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桂阳县政府在9月20日上报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省级财政配套经费的请示》(桂政[2003]84号)中,已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与农民个人缴纳的资金存在明显虚报,违反了试点工作的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至8月29日止,桂阳县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仅占农业人口的5.85%。为了提高合作医疗覆盖率,9月11日,桂阳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桂阳县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责任奖惩办法》(桂办字[2003]42号),要求各乡镇在9月20日前务必使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农业人口的40%,同时制定了对县级领导、乡镇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的奖罚措施。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多数乡镇将任务指标分摊到了乡镇干部和卫生院。到9月20日,许多乡镇因不能完成县提出的40%的指标,采取了未完成指标的部分由乡镇干部与卫生院先垫资上缴、再继续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错误做法。据核实,到9月20日止,在各乡镇上缴县合作医疗基金帐户的资金中,有29个乡镇共垫资2629930元;截至10月22日,仍有28个乡镇垫资1968340元,核减垫资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实际人数应为168615人,比桂阳县政府9月20日上报的人数少98417人。
桂阳县政府在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下达不切实际的硬性指标,对部分乡镇分摊指标和乡镇干部、卫生院垫资的错误做法没有及时纠正,并将垫资计入已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个人交费中一并上报的行为,违反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指导思想不明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今年2月桂阳县申报、确定为试点县后,前期工作很有成效。但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相关政策学习不够、把握不准,加上对试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缺乏认识,进入动员农户参与、缴纳个人资金的关键阶段后,试点工作逐渐滞后。为此,桂阳县政府曾于7月30日使用大额借贷资金转入县合作医疗基金帐户作为农民个人筹资上报,并因此受到省卫生厅的通报批评。之后,桂阳县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整改,清退了县合作医疗基金帐户中的借贷资金,但没有切实端正指导思想,以至在后段工作中出现垫资虚报的问题,再次造成了不良后果和影响。
二是工作作风不踏实,工作方法简单。开展合作医疗试点,必须从组织领导、政策措施、宣传动员和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把工作做细、抓实。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桂阳县政府下发了文件,召开了会议,实行了对乡镇的目标管理,并组织了许多宣传活动,但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并及时认真研究解决,尤其是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没有抓实,采取了给乡镇下达脱离实际的硬性任务指标的简单做法。由于基础工作抓得不实,群众基础打得不牢,县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大多数乡镇都不能按期完成,促成了垫资虚报问题的发生。
三、处理意见
桂阳县在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的上述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必须坚决纠正。为此,特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对桂阳县政府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的错误做法给予通报批评,并责成县政府立即对上述问题深刻反思,认真整改,切实纠正思想认识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快清理、退还乡镇干部和卫生院的垫付资金,坚决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对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深刻检查。县、乡政府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努力把群众的宣传发动与组织引导工作做细、做扎实,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农民群众合作医疗的参与率,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县政府的整改措施和整改工作结果要向省政府写出专题报告。
(二)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根据桂阳县农民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与个人缴纳资金总额,核减垫资虚报的人数和资金,并尽快如实上报财政部、卫生部,请中央财政相应核减对桂阳县的补助资金。
(三)郴州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桂阳县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检查、指导,帮助桂阳县政府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努力抓好下一阶段的试点工作。
(四)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和省农村办要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近期内要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其它试点县市的试点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各试点县市及所在市州政府要引以为鉴,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正确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严格规范各项工作措施,努力把这件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实、办好,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通知

1999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科委:
为贯彻《对外贸易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促进我国技术出口,加强对国家限制出口技术的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外经贸部和科技部于1998年11月联合发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技术出口管理的重要改革,使我国技术出口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同时,大量技术通过实际应用已经成熟。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外经贸部和科技部将于1999年对《目录》进行调整,同时,为便于技术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操作,两部还将对《目录》规定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均禁止或限制出口的产品(即《目录》中“▲”部分的产品)进行细化,编制《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相关产品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请根据本行业(地区)的具体情况,对《目录》提出调整建议,包括应增补/调整列入《目录》的技术及相关产品。
二、对拟保留,调整及增补列入《目录》规定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均禁止或限制出口的产品(《目录》中“▲”部分的产品)进行细化,并填报《清单》申报表。
三、增补列入《目录》的技术应符合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的原则(见附件一),且不属于用于军事目的的军工技术。
四、申报列入《清单》的产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按国际标准填写产品名称。用字母简称的名称、名词,应先给出完整的汉字意义再括号标出常用的字母缩写。
(二)避免出现型号、品牌。
(三)注明产品的海关HS编码。
请按要求填写《目录》增加/调整技术建议表(见附件二、三)和《清单》申报表(见附件四),于1999年4月1日前一式两份分别报外经贸部(科技司)和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联系事宜:
一、外经贸部科技司
联系人:钟路扬
电 话:(010)65197358
传 真:(010)65197926
二、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联系人:黄 伟
电 话:(010)68579857
传 真:(010)68579857
附件:一、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的原则
二、《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技术建议表
三、《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增加技术建议表
四、《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相关产品清单》申报表
五、填写说明

附件一: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的原则
一、下列技术禁止出口:
(一)出口后将危及我国国家安全的技术;
(二)我国特有的、具有重大经济利益的传统工艺和专有技术;
(三)根据我国所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国际协定的规定,需要禁止出口的技术;
(四)对外承担不出口义务的引进技术。
二、下列技术限制出口:
(一)在国际上具有首创或者领先水平的技术;
(二)具有潜在军事用途或者具有较大经济、社会效益,尚未形成工业化生产的实验室技术;
(三)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和专有技术;
(四)出口后将给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及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
(五)根据我国所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国际协定的规定,需要限制出口的技术。

附件二:《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技术建议表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技术建议表
--------------------------------------------------------------------------------
|单位名称 |
|----------------------------------------------------------------------------|
|联系人 |联系地址 |
|----------------------------------------------------------------------------|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
|----------------------------------------------------------------------------|
|技术名称 |技术类别 |编 号 |
|----------------------------------------------------------------------------|
|原控制要点 |
| |
| |
|----------------------------------------------------------------------------|
| | | | 禁止出口改 | 修改控制 |
|调 整| 控制等级 | 不限制 | | |
| | | | 限制出口 | 要点内容 |
| |------------|----------|------------------|----------------------|
|建 议| 出口条件 | △ | ◇ | ▲ |
|----------------------------------------------------------------------------|
|调整理由及具体修改内容 |
| |
| |
| |
|----------------------------------------------------------------------------|
|禁止、限制出口的国别地区: |是否秘密技术: |
|----------------------------------------|----------------------------------|
|各部门国际司或各地方外经贸委(厅、局) |各部门科技司或各地方科委审核意见 |
|审核意见 | |
| | |
| | |
| 签章 | 签章 |
| 日期 | 日期 |
--------------------------------------------------------------------------------

附件三:《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增加技术建议表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增加技术建议表
--------------------------------------------------------------------------------
|单位名称 |
|----------------------------------------------------------------------------|
|联系地址 |联系人 |
|----------------------------------------------------------------------------|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
|----------------------------------------------------------------------------|
|技术名称 |技术类别 |
|----------------------------------------------------------------------------|
|控制要点 |
| |
| |
|----------------------------------------------------------------------------|
|增加理由 |
| |
| |
|----------------------------------------------------------------------------|
|禁止、限制出口的国别地区: |是否秘密技术: |
|----------------------------------------|----------------------------------|
|控制等级 |出口条件 |
|----------------------------------------------------------------------------|
|备注 |
| |
| |
|----------------------------------------------------------------------------|
|各部门国际司或各地方外经贸委(厅、局) |各部门科技司或各地方科委审核意见 |
|审核意见 | |
| | |
| | |
| 签章 | 签章 |
| 日期 | 日期 |
--------------------------------------------------------------------------------

附件四:《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相关产品清单》申报表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相关产品清单》申报表
--------------------------------------------------------------------------------
|单位名称 |
|----------------------------------------------------------------------------|
|联系地址 |联系人 |
|----------------------------------------------------------------------------|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
|----------------------------------------------------------------------------|
|技术名称 |技术类别 |技术控制等级 |
|----------------------------------------------------------------------------|
|控制要点 |
|----------------------------------------------------------------------------|
| | 产品名称 | 相应HS编码 |
| |----------------------------------------------|--------------------|
|限 技| | |
|制 术|1、 | |
|出 和| | |
|口 产|----------------------------------------------|--------------------|
|的 品| | |
|相 均|2、 | |
|关 禁| | |
|产 止|----------------------------------------------|--------------------|
|品 或| | |
| |3、 | |
| | | |
|----------------------------------------------------------------------------|
|备 注 |
| |
| |
|----------------------------------------------------------------------------|
|各部门国际司或各地方外经贸委(厅、局) |各部门科技司或各地方科委审核意见 |
|审核意见 | |
| | |
| | |
| 签章 | 签章 |
| 日期 | 日期 |
--------------------------------------------------------------------------------

附件五:填写说明
一、技术名称:指某一类技术的总称。
二、编 号:填写《目录》已规定好的某类技术的编号,共7位。
三、控制要点:需要控制的技术内容、特征及范围。
四、控制等级:填写J(表示禁止出口)或X(表示限制出口)
五、出口条件:
(一)“△”表示技术(软、硬件)禁止或限制出口,相关产品可以出口;
(二)“◇”表示软件禁止或限制出口,技术硬件及相关产品可以出口;
(三)“▲”表示技术(软、硬件)、相关产品均禁止或限制出口。
六、主要技术内容:指用定量的指标界定或用定性的语言描述。
定量描述要给出足以说明问题,划清界线的控制指标范围,一般应使用“≤”、“≥”,避免使用“=”。定性描述可用一句话,但尽量避免使用含义模糊的词语,使用科技人员、外贸、金融等人员能够理解的词语和概念。
七、附件二“调整建议”一栏在相应的“控制等级”和“出口条件”旁划“√”。如,控制等级由限制调整为不限制,则在“不限制”旁划“√”;出口条件属“△”,则在“△”旁划“√”。
八、在附件二、附件三中调整理由和增加理由中应写明相对应的禁止出口或限制出口技术的原则。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法
1989年1月2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由农业行政部门主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协调、解决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第三条 省设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其职责是:负责全省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农技推广项目;编制并组织实施全省农技推广计划;培训地、市、县农技人员;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各地经验。
第四条 地、市设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管理、指导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第五条 县(市)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粮油作物、经济作物、植保、土肥站,农业技术推广所(农科所)和培训学校(班)等组成。其职责是:编制、实施本地农技推广计划;开展技术推广项目的试验和示范;培训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承
包和有偿服务等。
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派出机构,负责全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扶持乡、镇农技服务站。区农技站的人、财、物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管理。不设区的县可根据工作需要,按自然经济区设置片站,具体由各县自定。
第六条 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可建立集体所有制的农业技术服务站,进行各项农业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宣传和推广,扶持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
未建立农技服务站的村应有农民技术员,负责指导农业技术的应用。
第七条 个人或个人合伙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实行有偿服务。
第八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适合当地需要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应有计划地推广。推广重大科技项目,应经过充分论证,并经上一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同意。
第九条 农技推广机构可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开展良种、苗木、微肥、激素、药械、农机具等的有偿服务。
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县以下,不含县)结合有偿技术服务所用少量化肥、农药、农膜,由县专营批发部门或基层供销合作社按计划供应。允许有偿转让给农户,但不准进行商业经营或者倒买倒卖。有些农药小品种,基层供销合作社可委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代销。
第十条 全民所有制的农技推广机构开展有偿技术服务的收入,主要用于发展农技推广事业。有偿服务的收入暂不抵减事业费。
第十一条 鼓励农技人员进行技术承包或兼职。由农技推广机构组织的技术承包,其承包收入百分之四十归所在单位,百分之六十归承包人员。业余搞承包的,收入全部归承包人。农技人员停薪留职搞承包的,应向原单位交纳承包收入的百分之五作为社会公益金,其余归承包人。
第十二条 在县城以下(不含县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技术员以上职称,或高等和中等农业院校毕业尚未取得技术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工作,完成任务的,其工资按照技术级差向上浮动一级,连续工作五年以后,转为固定级别,并从第六年起再向上浮动一级。正常升
级不受影响。自愿到农村工作一年以上的科技人员,从到达工作地点之日起,与当地农业科技人员一样享受工资浮动、生活补贴,劳动福利等待遇,由原单位执行,工资、户口、粮油关系不变。
第十三条 农民技术员可按规定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有一定专业知识、工作成绩突出的农民技术员,可聘任为合同制技术干部,享受国家技术干部待遇。
第十四条 在科技攻关、试验示范、推广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干部,应给予表扬和奖励。有重大贡献的应予重奖,并可晋级晋职。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省农牧渔业厅负责解释。




1989年1月22日